新聞詳情
領匠酒文化課堂|醬香型白酒中尾酒的作用是什么發(fā)表時間:2023-11-07 14:00作者:領匠酒業(yè) 白酒釀造中常有一句俗語:"掐頭去尾",這里的"尾"指的就是尾酒。然而,在醬香型白酒的釀造過程中,拋棄尾酒會損害酒的風味。那么,醬酒尾酒到底在釀造中扮演著什么重要的角色呢? 在醬香型白酒的生產(chǎn)過程中,只有在投料潤糧的階段才會加水,隨后的工藝中不再添加水分。因此,在需要調整水分等情況下,尾酒被用來潑灑。尾酒中含有大量香味物質,如乳酸乙酯等,這些物質聚集在尾酒中,是呈現(xiàn)風味的極好成分。 酒醅經(jīng)過攤晾后,需要加入尾酒和曲粉,然后充分混合,才能進行堆積發(fā)酵。 在入窖發(fā)酵階段,尾酒也起到關鍵作用。下窖時,在窖底、窖壁和酒醅內灑撒尾酒,一方面是為了調節(jié)糟醅的水分含量;其次,尾酒可以促進窖內再次發(fā)酵,增添香氣,同時抑制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,為己酸菌、甲烷菌、產(chǎn)醋酵母菌等微生物提供生長所需的碳源和香味物質的前驅物質;第三,窖內高溫發(fā)酵為酒精的生成和醬香物質的最終形成提供了優(yōu)越的環(huán)境,促進醬香物質的大量生成。 尾酒的用量也需要精心掌控。在下沙期間的拌料中,尾酒的用量通常為高粱量的2%-3%,而每個發(fā)酵輪次中使用的尾酒量會根據(jù)堆積發(fā)酵的情況而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每個窖酒醅潑酒的量至少達到15千克,隨著發(fā)酵輪次的增加,潑入的酒量逐漸減少,最終丟棄的糟渣中不再潑尾酒。 去尾的工藝也至關重要。"去頭去尾"的操作非常關鍵。如果去尾過早,會導致大量香味物質殘留在酒糟中,從而損失了大量的香氣,但如果去尾時間過長,酒的酒度會降低。 總的來說,醬香型白酒中的尾酒在釀造過程中扮演著多重重要的角色,包括調節(jié)水分、增香、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、提供必要的碳源等,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醬酒的風味和品質。因此,在醬香型白酒制作中,合理而精準地使用尾酒是至關重要的。 |